臨床報告&學術研討
 

糖 尿 病 (Diabetes)

當胰臟分泌的胰島素量不足或作用不佳時就會造成糖尿病,糖尿病會使體內的新陳代謝發生障礙,以致引起而形成慢性疾病,糖尿病的病人對食物中醣類的利用率會減低,以致於會造成血糖過高,或尿中有糖的現象。一旦飯前的血糖每 100 毫升的血中,如果含有超過 了140 毫克的糖份,或者在飯後兩小時的血糖超過了 200 毫克時,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了。

疾病症狀
1. 小便頻繁,尿得多。
2. 容易口渴,且喝得多。
3. 味口好,食量大,所以吃得多。
4. 體重在短時間內,會驟減,體重變少。
所謂三多一少,就是糖尿病的基本症狀。另外,還會有下列的症狀;
5. 疲倦、虛弱。
6. 視力減退。
7. 抵抗力減低。
8. 皮膚易受感染,且不容易好。
9. 傷口癒合情況,大都不良。
10. 手腳酸抽麻痺。

注意事項
1. 過度的精神壓力,會使得糖尿病惡化,因此要設法舒解壓力。
2. 打太極拳、游泳、跳舞、散步、騎腳踏車都是很好的運動,因此一定要養成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以上)的習慣。
3. 勿吃白糖、巧克力、咖啡、茶、酒、可樂及脂肪、以及任何加工過的碳水化合物。
4. 每天一定要攝取超過 100 公克以上的纖維素。
5. 未加工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麥等可以多吃。
建議補充物質
1. 維生素 B1、B2、B6、B12、C 及 E。
2. 鉻、銅、錳、磷、鉀及鋅。

3. 啤酒酵母,纖維,Glutathione。
4. Ω3、Ω6 的脂肪酸。
建議的無子檸檬雞:
1. 用無子檸檬(加州萊姆)一顆切片。
2. 一隻雞掏空內臟。
3. 將1.的材料置入雞腹內。
4. 將3.放入燉鍋內,加水淹過雞面約一中指節。
5. 吃肉喝湯,味道不很好,但糖尿病的患者已經有多人痊癒。

中藥治療:
1. 天麻丸。
2. 沈香腎氣丸。
3. 五蛇奇楠丸。
4. 肉桂大補丸。
5. 沈香腎氣丸A。
6. 肉桂大補丸A。

 

糖尿病飲食與運動、藥物之關係

r不要問別人,明天將有怎樣的變化,而要問自己想要擁有怎樣的明天!,的確,對於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控制的好壞完全操之在於自己如何掌握住飲食、運動與藥物三者之間的平衡;這也就是說血糖值的變化是受此三者互動的影響。在一九九三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上公佈,糖尿病控制與合併症試驗Diabetes Contro1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成果發表宣布,若糖尿病患積極的做好飲食、運動與藥物控制並配合自我血糖偵測,可延遲或減少合併症的發生」,可見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可不知三者之間的關係。 下列各項逐一探討,
一、糖尿病患的飲食
飲食對糖尿病患是血糖控制穩定重要的一環,飲食攝取量、食物種類、烹調方式等,皆會影響血糖高低程度。在飲食方面必需建立正確的觀念如下,
1找營養師評估設計適當的飲食 :
糖尿病患一定要找營養師幫忙設計及調整飲食,並切實執行與營養師共同協商好的飲食計劃。
2均衡的攝取六大類食物 :
由於糖尿病飲食就是一種營養均衡的飲食,故每天要攝取主食、水果、蔬菜、魚肉豆蛋、油脂、奶類等六大類基本食物,按照飲食計劃份量進食。
3確實遵守飲食原則及注意事項,
定時定量、少油、少糖、少鹽.少吃精緻食物、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多選用富含纖維質豐富的食物、避免喝酒、維持理想體重、外食時少攝取含油脂高的食物等原則均是應注意的事項。
4 當生長發育期、生理狀況改變、生活力式改變時,要機動性調整飲食內容與份量。
二、糖尿病患的藥物
糖尿病患當飲食、運動無法獲得良好控制時,藥物則扮演重要的治療角色。藥物服用需注意,
1 按醫師所聞的藥物用量按時服用,需注意是飯前或飯後服用且每次看診取藥時要注意藥量是否有改變。
2 出外或旅行一定要有足夠存量的藥物,以防患未然。

三、飲食與藥物之關係
l當藥物定期服用或注射時,若飲食過量則會產生高血糖現象,若飲食不足則易有低血糖情況。
2 飲食正常,若藥物服用或注射過量,則會
有低血糖情況;若藥物服用或注射不足,會有高血糖現象。
3 打胰島素者更不能打針後不吃東西或隔太久才吃,易引發低血糖的危險。

四、糖尿病患的運動
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益,尤其對糖尿病患不論短期血糖控制或長期慢性併發症預防更是莫大幫助;原因在運動可增加胰島素的感受性,消耗葡萄糖,可降低血糖,進而減少藥物用量,更可協助肥胖的糖尿病患減少體重維持理想體重,預防高脂血症,降低中性脂肪,增加高密度膽固醇,降低血壓,增加心肺耐力及加速血液循環,預防併發症產生。如何讓糖尿病患正確做運動來改善血糖之保健知識應注意,l運動前要先了解自己血糖值:-一般血糖高至300m以dl以上或生病時則不適合做運動。血糖小於loOmg/dl以下須先進食點心再運動‥一般注射胰島素患者,更是要注意運動前量血糖,適時補充食物再去運動。
2 運動視個別身體狀況、喜好、年齡、型態、選擇適當的方式做全身性有氧運動如體操、散步、有氧舞蹈、快走、慢跑、氣功、香功等避免劇烈運動,最好每天一次,但一週至少三次,一次三十分鐘時間,持之以恆,就會達到效果。
3 運動前要做暖身運動,運動後做緩和運動,並適時補充水分。
4 穿戴舒適保暖的鞋襪衣服,在室外請勿赤腳運動。
5 不可在飯前或飯後一小時內做運動,尤其勿空腹運動;故運動時間不一定要在早上。
6 天候不良或太冷、太熱時,不直做室外運動。
7若習慣一早起床即運動者,請勿先服藥或打針,應在運動結束後,吃早餐前後服藥。

五.飲食與運動之關係
1 飲食攝取量可依活動量多少與運動時間長短來增加餐次或份量,防止低血糖發生。如:一般注射胰島素者運動持續半小時以上,應先補充餅乾或牛奶。但對於非胰島素依賴型肥胖患者在運動前後不需要額外補充食物,只需補充水分,才能幫助體重控制。
2 運動時須隨身攜帶高糖食物(如力糖、巧克力、牛奶糖或防潮包裝急救糖)。一旦低血糖發作時要立即服用,停止運動。
3 一般而言,中度運動一小時要補充醣類10-15 公克如l份主食或水果或牛奶劇烈運動則半小時就要補充。

運動前血糖 食物補充 180+300mg/dl 不必補充但要多喝水80dl70mg/dl 運動後補充--份主食或一份水果運動前補充2-3份主8Omg以下 食,每延I小時再補充1份水果
六、飲食、運動與藥物的關係
l若為每日恒常性的運動時,則囗服藥或不需服藥患者,可不必額外增加熱量多吃,應多利用血糖機自我偵測及飲食紀錄,找出合宜的運動時段並調整運動前之餐次的份量。
2針對胰島素依賴型的病患則需注意:若飲食量固定,而去做預期中額外的運動加時間或強度時,則胰島素劑量可微調減少些;反之若胰島素注射定量,為避免低血糖則飲食可多吃些。多配合幾次血糖偵測並用心去覺受身體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七、總結
積極飲食控制,規律持續的運動,按時服用藥物並配合自我血糖偵測才能有效的達成糖尿病的良好控制。相信各位病友都知道:美好的人生、健康的身體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若有任何疑問與未知的糖尿病問題,本院糖尿病中心的醫師、護理師、營養師、社工師都願竭誠提供最好的諮詢與服務。

 

口服西藥的降血糖藥應注意事項

控制血糖應該要把飲食、運動列為先,當飲食、運動仍無法良好控制時,則必須加入藥物來治療,使血糖正常以避免嚴重的合併症產生。
1.聽從醫師指示,規則服藥勿隨意停藥,以免引起高血糖
2.服用降血糖藥期間,應在家自我偵測血糖或尿糖與記錄,並定期返院抽血檢驗,以作為醫師治療的參考。
3、服用降血糖藥時,如果飲食大少或延後進食時間及運動,過度易產生「低血糖症] ,如冒冷汗、發抖、四肢軟弱,臉色蒼白、心跳加快、 飢餓等,應立即給予方糖、糖,水或果汁 1杯,若30分鐘後症狀沒有消失應立即送醫。
(、有生藥品可能 引起胃腸不適 Euglucon,Diamicion,Glidiab - 應於飯前30分鐘服用 , Glocophage 應於飯後,服用 。

5、服用Diabinese ( 特泌胰 ) 者應避免喝酒,否則發生臉部潮紅熱感、頭痛、惡心、呼吸困難、心跳加快等現象
6、有下列情況須告知醫師,
(1)懷孕婦女
(2)接受重大手術的病人
(3)處於重大壓力下,如受重傷
(4)嚴重的感染症
(5)對口服藥有不 良反應或過敏現象者
(6)低血糖, 冒冷汗、發抖、四肢軟弱等
(7)高血糖,劇渴 、 多尿
(8)如果同時服用別種藥品需告知醫師,以評估是否會影響口服降血糖的藥效

糖尿病患者請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卡及力糖或糖果,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糖尿病現況

台灣目前有九十萬糖尿病人(未被診斷出的糖尿病患也約有三、四十萬左右,故初估全臺灣約略罹患糖尿病者有一百二三十萬之人口),而台灣地區主要的罹患糖尿病之人口多屬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成年人口中,其比率已超過百分7至8。 當然,在臺灣的所有糖尿病患中,以第2型糖尿病為主(約占所有糖尿病患的97%左右);一旦得到了第2型糖尿病,病患即需面對一種慢性、漸進性的疾病,此疾病所導致的併發症將會深深的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品質、甚至是其壽命。
美國1995年的統計,一般第2型糖尿病的平均診斷年齡約為51歲,推估其剩餘的平均壽命約為20年,此足足比一般非糖尿病族群短少了10年左右的壽命。而在最新的第2型糖尿病治療追蹤報告(UKPDS)中指出:嚴格的血糖控制可減少糖尿病患者小血管的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但對於阻止大血管併發症所導致的死亡率或心肌梗塞之效果仍舊尚無定論。也就是說:在未進展成為糖尿病之時已經有大血管疾病的發生,或者是除了血糖控制好之外,仍舊有其他因素沒有被注意到。
因此治療第2型糖尿病也應同時設法減少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而伴隨著或加速大血管併發症的因素也應該被重視、且同時與予治療,如高血壓、血脂肪異常、抽煙、高血糖、肥胖和缺乏運動等等。

 

糖尿病的最新診斷標準

眾所周知,從1997年底美國糖尿病學會公佈新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及分類,其將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空腹血漿葡萄糖(一般採手指頭血為全血,須再乘以1.10~1.15倍左右,而一般醫療院所為節省成本驗的葡萄糖濃度是血清血,皆非糖尿病之診斷所建議的葡萄糖濃度)濃度由原先的140mg/dl降至126mg/dl,乃基於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超過126mg/dl時,其伴隨的小血管疾病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即明顯上升許多。 此新的分類項目如下:
正常人(非糖尿病病人)
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110mg/dl
飯後2小時之血漿葡萄糖濃度〈140mg/dl
空腹葡萄糖異常(IFG: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110mg/dl而<126mg/dl
葡萄糖耐受性不良(IGT: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110mg/dl而<126mg/dl
75克糖水試驗後2小時之血漿葡萄糖濃度在140至200mg/dl之間

糖尿病病患(DM)
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126mg/dl
飯後2小時之血漿葡萄糖濃度≧200mg/dl
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狀: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

 

第2型糖尿病的形成演變

而由過去的經驗指出,診斷出第2型糖尿病時視網膜病變的流行率約略為20%,由此推估視網膜病變發生的時間在6.5年之前,而糖尿病病發之時段則約在更早的10年前左右。因此,在未診斷出糖尿病之前,已經有併發症在蘊釀進行之中了!所以如何在糖尿病病發之時即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相當重要的話題。因此,在糖尿病的發展之初,即胰島素阻抗性或葡萄糖耐受性不良之時就應著手處置。

2型糖尿病的疾病過程

告訴大家一個觀念,糖尿病的進展是持續性的,在診斷為糖尿病之前已有大血管疾病併發症的進展,此時期可見葡萄糖耐受不良及胰島素阻抗性之現象。


因此,在有葡萄糖耐受性不良時或有胰島素阻抗性之時,就應該著手治療及預防其進展成為糖尿病!因此時期已經有大血管疾病的併發症正在進展之中了。而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的特色為:

胰島素阻抗性增加

代償性的高胰島素血症
輕微的飯後高血糖現象
容易轉變成第2型糖尿病
有人稱之為前糖尿病時期
  

1995
年的統計,在美國成年人中,74歲以上人口中為葡萄糖耐受不良者有11%。而胰島素阻抗性的流行率約從高血壓患者的58%到低的高密度脂膽固醇(HDL-C)患者的88.1%不等;而此胰島素阻抗性之流行率,當葡萄糖耐受性不良/或糖尿病合併有低的高密度脂膽固醇、高尿酸血症、高血壓時,更可高達95.2%。
 
同時,當身體質量比(BMI)超過25kg/m2時(此為外國人之資料,東方人此項數值一般建議為23kg/m2,即一身高170公分之成人,若體重超過67公斤,即需注意!),其胰島素阻抗性的流行率約略為42%左右。
因此葡萄糖耐受不良和空腹高血糖症可被當作得到第2型糖尿病的高危險指標。當然,並非所有的葡萄糖耐受不良患者後果都不好,在這些患者中,只有約略三分之一的病患會進展成第2型糖尿病。

依葡萄糖耐受性程度區分之冠狀動脈心臟病之死亡率及葡萄糖耐受性不良之醫界重要性

1985
年的文獻指出:第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約增加3倍左右,而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的患者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約增加2倍左右。因此,早期治療葡萄糖耐受性不良患者可延緩其進展成第2型糖尿病,同時也可以儘早處理大血管疾病併發症的活動病程。

而在美國的一篇報導中,大約百分之30到百分之50的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病患,於追蹤217年的過程中,仍有機會回復到正常的葡萄糖耐受性。

 

第2型糖尿病的預防

◆重點壹:
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的即早發現和治療。
◆重點貳:
胰島素阻抗性的臨床意義及處置。


第2型糖尿病的預防-飲食和運動
缺乏運動之生活型態和不良的身心調適,是葡萄糖耐受性不良進展成第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而肥胖也是導致葡萄糖耐受性不良或第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預防首要目標:利用飲食或配合運動來改變生活型態、同時維持恰當的體重、防止肥胖的發生。


第2型糖尿病的預防-藥物篇
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s)可藉由降低週邊血液之葡萄糖毒性作用(高血糖毒性),而改善高血糖所導致的胰島素阻抗性。但是此類藥物具有導致低血糖昏迷或休克的危險性,以及增加體重的效果,而進一步增加胰島素阻抗性的可能性。因此磺醯尿素類並非理想的預防藥物。

Thiazolidinediones類藥物[如troglitazone、rosiglitazone(Avandia梵帝雅、pioglitazone(Actos))和作用效果較輕微的雙胍類藥物(如metformin):主要是促進胰島素的作用(as insulin sensitizers)。在防治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病患或其他具有糖尿病高危險因子的患者身上,可能具有預防或阻止第2型糖尿病發生的效果。
而雙胍類藥物(如metformin)之作用乃藉由降低肝臟葡萄糖之生合成,以達降低血糖之功效。但是,葡萄糖耐受性不良之病患,並沒有顯著的肝臟葡萄糖生合成現象。
Troglitazone類之主要作用為改善週邊組織之葡萄糖耐受性,近年來也已經被用於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的病患身上。大約80%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的病患接受troglitazone藥物治療12週後,可回復到正常葡萄糖耐受性。但此藥因可能致命的肝毒性已被歐美國家全面禁用,取而代之的為rosiglitzone(Avandia 梵帝雅)和 pioglitazone(Actos)。
醣祿錠(Acarbose)效果?(此藥可以和碳水化合物以可逆競爭性與a-glucosidase結合,達到延遲醣類的分解及吸收,減緩飯後血糖值的急速升高)。可處理葡萄糖耐受性不良患者早期飯後之高血糖現象。

第2型糖尿病的預防-觀念
重要的預防觀念:『即早發現和治療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的病患』,可大大的減少第2型糖尿病和其所伴隨的大血管疾病之併發症。
儘速而早期的治療第2型糖尿病將可減少大血管疾病和小血管疾病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同時也可減緩第2型糖尿病的進展。

 

糖尿病的預防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最好要能達到正常人血糖的目標
飯前血糖值 <100mg/dl 80-120mg/dl
飯後血糖值 <140mg/dl <180mg/dl睡前血糖值 <120mg/dl 100-140mg/dl
糖化血色素值(HbA1c) <6% <7%


在什麼情況下,或有那些因素,應該即早注意自己的健康呢?
我建議要篩檢及預防糖尿病的 一些可能症狀如下:
◆ 肥胖的身材者,特別是腹部肥胖型者。
◆ 家族中有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高血脂肪者。
◆ 出生時之體重如果是偏低者。

篩檢方法:
◆ 空腹血漿葡萄糖檢查。
◆ 隨機血糖檢查。
◆ 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
◆ 量血壓。
◆ 血脂肪檢查。

 

糖尿病人外食注意事項

1. 糖尿病的患者,在血糖數值較高,或對自己飲食的份量、以及食物代換的基本狀況,還不太清楚時,不適合外食; 因為外食的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飲食過量,或飲食不均衡的情形。
2.糖尿病的病人,如果能夠很清楚熟悉自己的每日、每餐的飲食份量,並且也已經學會食物的分類、代換和外食的技巧,而且在平時就時常練習去控制食物的攝取,在進食的時候,能夠懂得對自我的節制及定量攝食,那麼這樣才可以外食或應酬。
3.在外食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進餐的型態、是合餐,自助餐,西餐,最忌諱多少錢吃到飽這類的用餐形態,很容易造成過食、過飽的現象。
4. 在外食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食物的內容,這樣才會比較容易均衡的搭配,才不致造成食物攝取失控的狀態。
5. 對於不清楚的食物內容物,或者是對食物的製作方法不知道的時候,應該要詳細的詢問,如果仍然不清楚,就應該避免食用。
6. 菜式中如果含有蜜汁、糖醋、醋溜、茄汁或勾芡(如肉羹)類等等,黏稠性的食物,不宜選擇。
7. 切勿挑選口味太重、高度油脂製作,或烹調的菜餚,如油榨物,濃湯、碎肉製品 (如 : 獅子頭、蝦球等) 。
8.飲食要儘量選擇口味較清淡(少鹽) 、以及不油膩(少油) 的食物。
9.多選擇高纖維主食、低脂肪肉類以及低熱量食物,多食用蔬菜類,可增加飽足感。
10.在飲料方面,應選擇不加糖的茶、咖啡或是用代糖做甜劑的可樂汽水等。
11.一般奶精是油、糖混合物,不適合加入咖啡或飲料內。

12.飲料要甜味,可自帶"代糖"使用,增加甜味。